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41章 (四十)沙場一知己,秋風五丈原(1)

關燈
夕陽下的渭水很平靜,波光粼粼得像藏了無數金子一般,一點也沒有殺伐之氣。

倦怠的陽光拉長了近處的一人一馬和一人一車的影子,不遠處,還有兩個年青人堅毅的身影,偉岸的,穩定的,卻也是充滿了爆發力的,仿佛一道指令,便會上演動如脫兔的一幕。

諸葛亮輕揮羽扇,唇間平淡地吐出一串貌似毫不相幹的數字:“五十一,三一六,三一零,一百零三,四二零,三六三……”

司馬懿的臉色變了。

司馬懿在蜀軍撤兵之後,收覆了魏國的部分軍事重鎮,然後就班師回朝了。

她還不知道家裏有個風暴等著她。

剛回到家,張春華為首,司馬師司馬昭率領家下人等迎候,已經活過來的柏氏也在其中,低眉順眼地,已經看不見了昔日的天真爛漫。

打發走兒子姬妾和仆役們,司馬懿在張春華的伺候下還沒喝上幾口水,有下仆滿頭大汗的跑來,說王氏的女公子來了。

“元姬來做什麽?”

下仆好像很為難,只說攔不住,司馬懿還沒追問出理由呢,王元姬已經進了正廳。

“拜見大將軍。”

司馬懿楞住了,王元姬挺著大肚子還行禮真是不容易。

張春華放下了手裏的水卮。

“元姬此來何事?莫非是令尊……”

“和我爹無關。大將軍,我此來是要問司馬子上下落的。”

司馬懿轉身向後宅看了看:“昭兒今早在府中,不知現在是否出去了,元姬,你找他何事?”

“問他為什麽騙我!”

“騙你?”

“他騙我說他最近都不在洛陽!可我昨天明明在神武門看見他的!”

司馬昭最近對他哥的蹤跡很好奇,事實上他哥抽他耳光讓他去找元姬的那天他就開始好奇了,司馬師足不出戶怎麽什麽都知道!於是他揀了個深夜的機會搞跟蹤,在神武門附近看到司馬師和一個黑衣人短暫的交談,他正在努力豎起耳朵偷聽的時候,突然旁邊有人用力給了他一拳:“司馬昭!”

司馬昭當時嚇得魂兒都快沒了,事後他才覺得自己身邊的人從老爹到老娘到老哥再到炮友,呃,是妹子,貌似都以嚇唬自己為樂。

司馬昭扭頭看見是王元姬,王元姬想跳起來揪住他的脖領子,但礙於身體現狀失敗了,她轉而揪住司馬昭的前襟:“你到底什麽時候說!”

遠處的司馬師眼底寒光一閃,司馬昭再去看大哥站過的地方,已經沒有任何人影了。

“元姬你饒了我吧,我現在真不能去說,我娘會宰了我的!你給我點時間啊!”

王元姬死死盯著司馬昭半炷香的功夫:“明天你爹就回來了。”

“啊……啊?”司馬昭還沒明白妹子要幹什麽。

王元姬用力一推司馬昭:“你不說?好,我去說,我去見大將軍,當面說!”

司馬懿聽著王元姬的講述,心想所以這孩子就真的來找我了麽?可是說了半天還沒說到底什麽事啊。

“我想問大將軍,我什麽時候和子上結婚?”

司馬懿拿水卮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要是這三個月不能結婚的話,那就得等孩子出生以後了。”

司馬懿左太陽穴的青筋蹦了蹦。

王元姬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性,她頓時憤怒了:“莫非大將軍以為我是拿孩子來威脅司馬家的!那就算了!若大將軍不同意我和子上的事,我自己回去把孩子生下來,王家還不至於養不起一個外孫!”

“噗哈哈哈哈……”旁邊的張春華突然笑起來,笑夠了,她對身邊的婢女說,“去,叫昭兒來。”

“你……”

張春華眼尾的餘光掃了一眼司馬懿:“怎麽,內宅的事,我做不得主?”

正說話間,司馬昭已經一頭霧水的被婢女引來了,不過當他看到王元姬的時候霧就散了,說他此時驚慌失措也不為過,除了趕快跪下以外他已經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爹!……”

司馬懿氣得渾身發抖,二話不說,第一件事就是走上前,一耳光抽上去:“家門不幸,出了你這個逆子!”

張春華在旁邊仍是輕輕笑了笑:“好兒子,果真是你爹的兒子,跟你爹當年一模一樣。”說著還別有深意地看了看司馬懿。“你說的話跟你爹當年也一模一樣。”

王元姬卻不幹了,她沖上來護著司馬昭:“您打他做什麽!我不過是來問問大將軍的意思,若是同意我們的婚事自然好,不同意就算了!我和子上,是兩廂情願。連這孩子也是我樂意懷、樂意生,不怪子上!”

王元姬是王家的女兒,且又說話坦蕩,司馬懿不能教訓,只能恨鐵不成鋼地看著自家兒子,要打,又被王元姬攔著,兩下為難,司馬昭看出來了,連忙磕頭:“爹、我、我知道錯了!可我是真心喜歡元姬,是真心的!求爹答應了吧!派人去王氏府上下聘,把元姬娶過來,不是為了兒子,也是為了孫子!等不起了啊!”

張春華在一邊不發表意見,只是仿佛感嘆一般地說:“的確是父子啊……”

司馬懿聽見了張春華的話,她回頭看張春華;廳裏其他人早就齊刷刷跪倒,都眼巴巴地看她,等著她給出個最終結論來。

能有什麽結論……司馬懿想,要是家法在手就好了,她現在一定把司馬昭往死裏打!“你知不知道爹已經……”

“爹……”

如此尷尬的氣氛中,卻是司馬師從後面轉了出來。

“師兒……”

司馬師一言不發地跪下了。

這下好,等著司馬懿給出最終結論的人又多了一個。

司馬懿扶著幾案:“春華,你派人先把元姬送回去。”

“爹,那……”

司馬昭太沒眼力了,司馬懿一腳把他踹到邊兒上去:“你給我滾回去閉門思過!”

廳裏的人陸陸續續都退出去了,只有司馬師還在原地跪著不動,司馬懿走過去,要把兒子攙扶起來。

司馬師拜伏於地:“求爹成全。”

司馬懿半晌不語,大兒子一向是最讓自己省心的,但在司馬昭的婚事上,也站到對立面去了。

“師兒,你知不知道爹已經給昭兒安排好了?”

司馬師再次拜伏:“知道,是吳質的女兒。”

“你讓爹怎麽跟季重說?你知不知道爹如今在朝中也靠季重扶持?”

“兒子知道。”司馬師說,“元姬也是王肅之女,祖父王朗,昔日位列三公,這也不失為一門好親,而且……”

而且難得司馬昭和王元姬兩情相悅。

“師兒,司馬家的人,沒有一個是為自己活著的,”司馬懿想說你和夏侯徽不也過得還好,“徽兒呢?”

“醫官來看過,說這次還是女兒。我告訴她了,她若是生不出兒子,便沒有什麽用了。”

那若是生了兒子呢?

“兒子都生了,還要她幹什麽?”

“胡說!徽兒是你的正妻,你要對她很好才是。”

司馬師看了看司馬懿:“如果這是父親的命令,我會的。”

……尼瑪這孩子就是在用實際行動暗示我包辦婚姻要不得嗎!

“兒子已經是這樣了,”司馬師突然說,“有兒子一個就夠了吧。”

司馬懿突然悲從中來,說到兒女婚事,當然不是只有司馬師一個犧牲品,司馬清河也死在這上頭。

由司馬清河,司馬懿又聯想起一個人來,她頓時目光淩厲:“師兒,你還想著諸葛今?”

司馬師頓了頓:“諸葛今是誰?”

司馬懿拔出長劍,殺氣騰騰地直向諸葛亮的四輪車走來。

諸葛亮看她的表情頗為悲憫,但無所懼。

姜維奉命在不遠處守著,見勢不好,他也拔劍趕來:“先生!”

對面司馬師利劍出鞘:“姜維!要傷我爹,先過我這一關!”

司馬懿卻突然停住了腳步,左臂一擡,示意司馬師退後。

“伯約,往後退,這是我們一輩的恩怨,與你們無關。”諸葛亮羽扇輕舒,把姜維攔住了。

司馬懿和諸葛亮就這麽對看著,司馬懿突然露出一個惡質的微笑:“四十二,二六三……”她還看了眼姜維,“二六四……”

諸葛亮無動於衷,直到聽到最後一個數字,才稍微偏了偏頭:“你能跟你孫子說說嗎?暴虐之行歷來是沒有好結果的。”

司馬懿倨傲地挑了挑眉:“那就不是我能管的了。”

“隨你吧,那更不是我能管的了。”諸葛亮不再強求。

第四次北伐歸來,李嚴就被下獄了。

諸葛亮全力打造的“依法治國”的廷尉制度非常高效,動如雷霆。李嚴並不是沒有心理準備,但他以為事發以前,自己無論如何也能得到消息,提前想想怎麽為自己辯解的時間還是有的。

李嚴這麽想不是沒道理,他是劉備的托孤重臣,雖然和諸葛亮屢有齬齟,但諸葛亮一直擺出高姿態來忍讓他。尚書令陳震曾私下裏對諸葛亮說“李正方腹中有鱗甲”,諸葛亮知道這是在說李嚴心術不正,可能會制造事端。但諸葛亮當時回答陳震“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而且寫信給李嚴,勸他收斂,並立即派陳震出使東吳,避免陳震和李嚴同在成都,爆發矛盾。換句話說,李嚴已經習慣了諸葛亮的這種讓步。

“丞相居於高位,受到陛下信任,必然要做出一派清高的樣子來澄清自己,我和丞相不同,沒有那麽多顧慮。”李嚴曾經這麽跟身邊人說。

所以他完全想不到諸葛亮一回來就給劉禪上表,說“平為大臣,受恩過量,不思忠報,橫造無端,危恥不辦,迷罔上下,論獄棄科,導人為奸,狹情志狂,若無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這話說得太嚴重了,每個詞都往最犀利的程度用,一點都不給面子。劉禪自然更不給面子,當即問罪於李嚴,交付有司。

李嚴是不服的。

“我罪不至死!不就是一批糧草!運不過去也不是第一次了,路那麽難走,誤幾天又如何!諸葛亮偏偏這次抓住不放,說我‘奸’‘恥’,根本就是公報私仇!”

李嚴在獄中越想越生氣,忍不住高聲叫罵,陰暗中傳來諸葛亮嘆息的聲音:“正方,先帝命你我親制《蜀科》,你怎麽連罪名都搞不清了?還有,誰說你是死罪?”

李嚴驚訝地看著姜維扶著諸葛亮慢慢走下臺階。

“伯約,你和獄卒先出去吧,我和正方單獨談談。”門上的鎖打開了,諸葛亮慢慢走進來,看著姜維行禮後帶著人退出去,這才面對面和李嚴坐下。

李嚴有點慚愧,更多的是不服,他故意側身坐著,不理諸葛亮。

“我知道你不服,但這次法辦你,沒有錯。”

“糧草之事,也不至於問罪!”

“正方,你誤的是大軍的糧草,導致北伐不成,中原不克,你還覺得是小事?再說糧草誤了也就罷了,你力有不逮,把實情向陛下陳說也就是了,你為什麽要兩處隱瞞?騙我說陛下要我撤兵,又對陛下說糧草不缺是我故意撤兵——矯詔欺君這罪名有多大你不知道嗎?”

李嚴不是不知道,他太知道了,他只是自認不會有事,對自己太有信心,現在聽諸葛亮直白地道出罪名,他也有些後悔,聯想到諸葛亮寫的上表,絕望中生出怨恨來:“就算是我自找的!你那上表也太過狠毒。我也知道自己之前得罪了你,有這個機會,你自然不會放過!”

“你什麽地方得罪了我啊?”

“馬謖!”

諸葛亮心中突然一痛:“原來你還知道……”

李嚴當然知道。他之前給諸葛亮寫信勸諸葛亮加九錫稱王,或者傳言司馬懿招降自己暗示劉禪加封自己為驃騎將軍,這都只能算是雞毛蒜皮的事情,馬謖之死,才是最讓他不安的。

司馬清河對他說過:拖延糧草,然後提前向劉禪匯報大軍敗退。因為糧草不足大軍必敗,敗軍回來諸葛亮檢討自己還來不及,怎麽會追究你拖延糧草的事?若她這麽做,就是文過飾非。她愛惜清譽,一定會把責任一個人扛下來的,你就解脫了。借這個機會可以殺殺政敵的威風,沒壞處。

李嚴唯一沒料到的,就是大軍會敗得那麽慘,而且還折了馬謖,馬謖之死傳回成都,他惶恐不安了很久,誰都知道馬謖跟了諸葛亮好多年,就算不是正式的弟子,感情也比一般人深厚,李嚴很怕諸葛亮一怒之下,抱著為馬謖報仇的心追究他。

但諸葛亮竟然沒有,而且,和司馬清河說得一樣,諸葛亮“自貶三等”,把責任都承擔了。

“因為那本來就是我的責任,‘罪罰適當’是我們一起訂制《蜀科》時候的原則。可是正方你憑什麽認為我承擔了責任,你的責任就完全消失了呢?這是兩回事啊!”

“可你當時並沒有追究啊!”

“那是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再追究任何人的責任,才是保證國家穩定的辦法!”

李嚴對這個理由嗤之以鼻:“現在不怕國家不穩定了,你就來翻舊賬了——你敢說你沒有因為馬謖的事恨過我!”

“恨過,我當然恨過。”諸葛亮坦率的態度讓李嚴一楞,“但是公怨面前,我沒有私仇。”

“你的意思是……你對我的那些讓步之類,都是源於公而忘私?”

“至少在正方你的問題上,我沒有過任何私心,不然,我不會在四次北伐之時,反覆提醒你糧草之事。當年,我們都是在先帝面前發過誓的,可是,正方你這些年慢慢變了。”

變得要錢,要權,要名。變得耍手腕玩心計自以為是惟我獨尊,當年永安宮裏,答應劉備要輔佐諸葛亮,為了顧全大局冒著毀棄先帝遺詔的罪名幹脆地燒掉關於劉備讓諸葛亮“自行其是”內容的李嚴,如今在哪裏?

“你還不是也變了?為了你的名聲,做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樣子來……你這次寫的關於我的奏表多暢快淋漓啊!終於把我這個政敵置於死地了,所以罵我都不再遮掩了!”

出乎李嚴的意料,聽了這些話,諸葛亮做出一個痛苦的表情來:“如果可以,誰願意變成這副模樣呢?公而忘私,說出來好聽,代價是自己這個人慢慢死掉啊,一個人為所有人活著,唯獨不為自己,那種感覺,正方知道嗎?我寫那些話,不是因為什麽暢快,而是因為那是真話,正方你敢說我誤會你了?也正因為我跟自己說要寫事實,所以我從來沒想過置你於死地,你看我的奏表裏可有一個字提到你‘矯詔欺君’?我只說你‘迷罔上下,導人為奸’,這都不是死罪。”

最後一句話觸動了李嚴:“我不會死?”

“按照目前的罪行看,不會。”

“那我會怎麽樣?會牽連我家人嗎?”李嚴迫切想知道結果。

“《蜀科》裏寫得明白,正方你自己想吧。至於你家人,不會被株連,你兒子李豐為人謹慎,陛下很看重,已經讓公威指導他接手糧草軍需之事了。”

“真的?丞相你沒騙我?”李嚴聽到自己兒子的前途大好,激動地不敢相信。

“騙你何益?就連你也一樣,陛下說:‘過者,言過往之事也,於今無礙。’《蜀科》中沒有免職後終身不得用的規定,所以你還有機會。”

這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李嚴當即認真地向諸葛亮行禮:“謝丞相。”

“律令如此,何必謝我?”

“那我還有一事藏之於心久矣,今求教於丞相。向日回信,言‘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是丞相親筆?”

諸葛亮一楞,然後肯定的點了點頭:“是。”

“丞相真敢受十錫?若陛下知道……”

“陛下知道。”諸葛亮慢慢站起來向外走去,“若漢室興覆,陛下敢賜,我就敢受。那都是我的真心話,沒有私心,又何必怕公議。”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跳了時間線……這一跳就是三四年,不跳真沒可寫的啊!

李嚴後期改名李平,所以諸葛亮在上表之類的裏面稱其為“平”,作者懶得再改了,就一直“李嚴”下去吧。

這一節其實是考數學?誰知道諸葛和司馬說的那些數字是什麽意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